博鱼sport体育官网

企业精益管理咨询——提供企业精益战略管理咨询落地解决方案服务,企业值得信赖的精益咨询顾问!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精益知识 > TPM >
建立适应企业实际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:2014-02-27         浏览:
      企业的设备维修工作对生产乃至整个企业效益都有重要影响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如何进行设备维修管理体制的改革,降低企业运行成本,科学地组织管理好维修人员,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,一直是各企业关心的课题。做好这项工作,关键是要根据本企业实际,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。近年来我厂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。

 

一、 维修人员集中管理、分散作业


    我厂是生产各类矿山、电力、码头等成套设备的重型机械工业企业。拥有主要生产设备600多台套,分散于全厂9个车间,其中7个车间都有一些大型设备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设备。以前我们曾推行过区域维修,但由于维修人员较少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,遇到复杂故障或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的维修,区域维修人员往往难以处理。后又实行过集中维修,将维修人员全部集中管理,这样对排除大型故障虽然有利,但对占故障比例多的一般故障而言,会产生维修不及时现象。
    针对以上情况,1998年我们将全厂维修人员进行了重新配置与分工,设置了维修工段,由工段长负责管理全厂维修人员。同时将全厂设备划分为三大作业区,根据各区的设备善配置适当数量、适当技术水平的维修人员,组成三个区域维修小组。整个维修工段除三个区域维修小组外,还包括一个综合小组及一个巡查小组。各小组职责如下:
    1.区域维修小组:负责本区域设备的故障排除,指导、监督操作者正确使用设备及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日常、定期保养。
    2.综合小组:负责执行厂内的各项设备修理计划,设备的安装、移装、调试、改造等,以及一些临时性工作。
    3.巡查小组:实际上由维修工段长和一名技术比较全面的维修人员组成,二人技术上互补,能熟练解决机械、电气等方面的故障。由于各区域小组人员数量本着尽可能少的原则配置,所以当某一区域设备突发故障集中时,维修人员可能忙不过来,或者较复杂的故障本区人员解决有困难时,巡查小组就协助解决,以增加该区维修力量,弥补技术上的不足,平衡全厂各区域的设备维修。
    通过这种集中管理分散维修的模式,明确了各小组任务,提高了工作效率,维修人员得以优化组合,同时又解决了高技术维修人员数量少的矛盾,较好地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。

 

二、对维修人员工作进行量化考核


    过去考核维修人员的量化指标有:设备完好率、故障停机率、设备可利用率、设备利用率及万元产值维修费用等,实际操作起来非常烦琐,真实性也常打折扣。我们在制定考核指标时,经过对以往各项量化指标进行仔细分析,决定在综合各指标意义的基础上,力求指标简化,便于操作,针对性强,鉴于此,制定了对各小组的考核方法。
    1.区域小组考核:我们将三个区域小组作为三个考核单元,分别计算,为达到维修既快又好、节约费用的目的,编制了“设备正常率”及“零件消耗费用”两项考核指标。“设备正常率”类似于“设备可利用率”的计算方法。
    设备正常率=设备能工作时间/(设备能工作时间+排队故障时间)
其中,排队故障时间不包括待件停机时间。
零件消耗费用包括外购件与自制件。
    根据以前的经验,结合各区域目前的设备状况,制定出三个区域小组各自的考核标准。考核标准满分均为100分,两项指标各占50%。具体操作程序为:设备发生故障时,设备所在车间设备员填写“故障修理单”,注明设备编号、名称、故障发生时间及故障情况,然后传递给该区域维修人员,修理完毕,设备后在车间设备员在“故障修理单”上填写工时间、更换件明细,维修人员与设备员双方签字后,“故障修理单”由设备所在车间设备员保存,到结算日送至后方车间,由后方车间统计出各区域的“设备正常率”及“零件消耗费用”。各区域统计数据与相应的考核标准对照后,得出各区域小组分数,进行计奖。
    2.巡查小组的考核得分取三个区域小组考核得分的平均数。综合小组平时的工作都是由具体计划或临时命令安排的,工作过程及结果比较明朗,并且修理计划经常被临时工作所打乱,故其考核由后方车间灵活掌握。
实践证明,该方法简单易行,两个指标相辅相成,起到了以下效果:
    1.调动了维修人员的积极性,提高了维修质量
    由于排队故障时间越短,“设备正常率”越高,所以当接到“故障修理单时,维修人员都博鱼sport体育官网投入维修,同时为了减少故障次数,尽可能做到维修到位,不敷衍了事,从而使维修质量大大提高。另外,巡查小组考核得分依区域小组而浮动,也增强了其协助区域小组解决问题的自觉性。
    2.节约了维修费用

    在片面追求“设备正常率”状况下,维修时为了省事,有可能出现盲目换件现象,导致维修成本上升。“零件消耗费用”的统计正是针对这种现象而设计的,它虽然不能准确反映设备维修费用,但鼓励职工修旧利废,从而降低维修费用。在这两项考核指标的共同作用下,维修工作呈现出既快又好、费用低的局面,实现了我们设计考核指标的目的。

   3.自觉监督、指导操作者保养、使用设备
在这种考核机制的约束下,为了延长设备故障周期,减少故障次数,维修人员大多能做到自觉监督指导操作者正确使用设备,按规定保养设备,起到了设备现场监督员的作用。

 

三、按设备类别实行不同的维修方式


      我们将全部设备分为重点与一般两大类。划分重点设备标准为:本厂大修困难的大型设备、备件难以购置的设备及单一机台停机对生产影响比较大的设备等。其余为一般设备。
      对于重点设备,我们安排计划修理。计划修理以项修为主,根据产品工艺要求确定修理内容,尽可能不大修,以缩短停机时间,降低维修费用,也便于安排在节假日进行。一般设备采取事后修理,由于一般设备的配件在社会上容易购置,且价格也相对固定,故采取事后修理不会出现较长的待件停机时间,反而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协作的优越性,减少库存,减少资金占用。
      通过两种修理方式结合,可以避免一些过剩修理,降低维修成本,也便于灵活安排修理时间,较好地解决了维修与生产之间的矛盾。
      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关键是要切合本企业实际才能收到好的效果。我们通过两年多的操作实践,证明上述方法行之有效,设备维修管理有条不紊,进入良性发展轨道,以往那种松懈、扯皮、责任心不强等现象也得以纠正,设备故障次数明显减少。